當地時間9月11日晚9點30分,美國總統奧巴馬宣布對中國進口美國輕型卡車和乘用車輪胎啟用特保措施,分三年對該類輪胎征收35%、30%和25%的關稅,征稅措施最晚不遲于9月26日午夜開始執行。這是美國總統首次對中國進口產品使用特保措施。
奧巴馬在聲明中沒有對該決定作出評價。美國貿易代表科克表示:“中國在加入WTO時,美國與之達成協議,美國將有權利在類似的情況下對采取貿易救濟措施。本屆政府的決定是代表美國工人和制造業執行已有的協議。執行貿易法規室保持貿易體系自由開放的關鍵要素。”
針對美國對從中國進口輪胎加征關稅的決定,中國商務部表示強烈反對。9月12日上午11點中國商務部發表聲明稱:“(此舉)違背了美國政府在G20金融峰會上的有關承諾,是對貿易救濟措施的濫用,在當前世界經濟處于危機背景下開了極壞的先例,中方將保留做出進一步反應的一切權利,堅決維護中國企業的正當利益。”
美國鋼鐵工人協會于今年4月以中國輪胎進口激增傷害美國輪胎產業就業為由,請求奧巴馬政府對中國輪胎啟動“特保”措施,實施進口配額限制,使從中國進口輪胎數量不超過2005年水平。
7月,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經過調查,承認中國進口輪胎在過去三年對美國市場造成損害,建議以加征關稅的方式彌補美國輪胎業的損失。
同月,中國5家輪胎企業和中國輪胎協會、五礦協會聯合美國輪胎進口商在華盛頓出席相關聽證會,強烈反對美國政府對中國輪胎動用“特保”措施。
不久之后,美國輪胎企業固鉑輪胎公開反對實施“特保”措施,曾給中方帶來一線希望。但是最終,奧巴馬還是選擇了支持工會。最終執行的關稅率比此前國際貿易委員會的建議平均低10個百分點。白宮的聲明中解釋,最終關稅率是根據美國多部委聯合測算得出。
35%-20%的關稅率依然遠遠高于目前執行的關稅水平,中國進口美國的此類輪胎目前的稅率在3%-4%之間。
“由于這類輪胎市場競爭激烈,邊際收益小,多加任何一點稅都會造成整個市場的丟失。”中國橡膠工業協會副會長徐文英曾在美國表示。
杭州中策橡膠有限公司法律事務部經理許友名告訴記者:“我們會積極的應對,這樣結果對中國輪胎企業的影響是巨大的。”
在本案中代表中國輪胎企業的美國律師司布納在得知白宮決定后表示:“這些關稅是沒有依據的。美國政府會逆美國行業的意愿而加征關稅的做法令人不安。”
據了解,奧巴馬此次決定是完全支持工會,沒有一家美國輪胎公司支持這項關稅。事實上,美方在華有4家輪胎生產企業,并占中國對美輪胎出口的三分之二,本案將直接影響這些美資企業的利益。
華盛頓資深律師此前判斷,盡管美國企業缺席本案,考慮到奧巴馬是民主黨出身,他也有更大可能支持工會而不是企業。工會是民主黨的根基,大企業一般支持共和黨。
贏得勝利的美國鋼鐵工人協會當晚發出聲明支持奧巴馬的決定:“今天是美國工人的一個重要日子……奧巴馬總統今天以行動證明他將執行美國貿易法規和支持美國工人。”
“特保”條款是一個過渡性貿易救濟措施,由中國政府在入世之前與美國簽訂,有效期到2013年。根據這一條款,美國總統有權在確認中國進口威脅或損害美國市場的情況下實施貿易救濟措施。
相較于反傾銷反補貼的貿易救濟,“特保”案因其審理周期短,費用低,而更受到工會認識青睞。此前,中美之間共發生了7樁“特保”糾紛,但都未能啟動“特保”措施,主要原因是共和黨總統小布什多次反對“特保”。
奧巴馬支持“特保”的姿態將給美國其他受到國際貿易損害的行業發出積極信號,鋼鐵、紡織等行業有可能在未來請求美國總統使用“特保”措施。
而中方也有學者建議做好實施報復措施的準備。清華大學中美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周世儉曾向本報記者表示,鑒于輪胎特保案對中國出口和就業的重要性,他建議一旦奧巴馬表態支持,中國政府即刻提出詳細的報復清單。美國出口中國的大宗產品,如大豆可能榜上有名。
奧巴馬此次是提前表態。按照程序,他可以最晚到9月17日再做出決定。北京高鵬律師事務所律師余盛興認為,奧巴馬此番提前出手,是因為他出在醫保改革戰線壓力過大,急需爭取民主黨議員對醫保改革立法的支持。9月9日美聯社的民調顯示,有超過一半的美國人民不滿意奧巴馬在醫保改革上的表現。